随着天气转凉,光照强度变弱,菜农大都准备更换塑料大棚膜。然而,不少菜农在更换塑料大棚膜时一些不当做法,降低了大棚塑料膜的寿命,为棚室蔬菜生产埋下了隐患。有的菜农用农膜来代替塑料大棚膜,有的用塑料包装膜来包裹蔬菜,这样做是否是对的呢!下面将介绍。
首先,在薄膜的上、下通风口处安装东西向压膜钢丝时,有些菜农直接将钢丝压在山墙处的大棚塑料膜上,当使用紧线机抻紧压膜钢丝时,容易将覆在山墙处的大棚塑料膜弄破。建议在山墙外侧边缘处的压膜钢丝底部垫上废旧车胎或烂鞋底等,扩大钢丝压膜的受力面积,从而避免压膜钢丝将大棚塑料膜勒破。
其次,压膜绳直接压在棚室前部,在菜农拉放草苫或刮风时,就会使压膜绳产生摆动,容易将大棚塑料膜磨破,降低塑料大棚膜的保温性能,而且下雨时,雨水会从破口处进入棚中,滴在蔬菜上,对蔬菜的生长造成不利影响。
因此,必须避免压膜绳将塑料大棚膜磨破。可以在棚面与棚室前部转折处的大棚塑料膜上垫破布、胶皮管等,避免压膜绳与大棚塑料膜接触,从而减少对大棚塑料膜的磨损。
再次,大棚塑料膜覆盖好后,要及时在两山墙处的大棚塑料膜上覆盖废旧草苫,并用砖压好,以防菜农上下棚时 将大棚塑料膜踩破,在雨雪天滑倒。
夏季光照强、温度高,大棚地膜的老化速度比较快,若菜农在一些农事操作中再不注意保护,很容易加快大棚地膜的老化速度,影响其使用效果。那么,夏季怎样防止大棚地膜过快老化呢?我们认为,应注意以下几点:
一是高温闷棚的时间不宜过长
“高温闷棚”对大棚地膜的损害很大。据了解,大棚长时间进行高温闷棚可明显降低大棚地膜的使用寿命,如果在夏季高温季节闷棚时间超过一个月,大棚地膜会严重老化:保温性差、透光率低、极易破损。
因此,夏季高温闷棚时间不要过长,一般以15—20天为宜。大棚在闷棚前最好先不要换新膜,应在闷棚结束后下茬蔬菜定植时再换上新膜,这样可减缓大棚地膜的老化,保证越冬时大棚地膜透光流滴性良好。
二是严防钢管烫膜
目前大棚的主骨架大都换成了钢管,在夏季,钢管在强光直射下温度很高,很容易烫坏大棚地膜。因此,大棚骨架上尤其是钢管上一定要事先缠好保护层,可选择薄膜或者碎布等包裹,一是防骨架上的铁丝、刺头刮破大棚地膜,二是防夏季钢管的高温将大棚地膜烫坏,缩短使用寿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