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齐齐哈尔7月11日讯“往年我们都是等水稻移栽后,把大棚的 塑料大棚膜和 塑料包装膜拆下,再种上杂豆白菜等。今年,乡里的技术人员指导我们在这水稻大棚种香瓜,利用棚室抢积温,促早熟。你看,我们的香瓜再有20来天儿就能上市。那时,早香瓜基本罢园了,大地香瓜还没上市,我们的瓜指定好卖,按现在的价格估算,我们这一棚瓜能挣4000多块钱。”依安县新兴乡东荣村农民刘仁山指着村水稻育秧基地的育秧大棚里已结出鸡蛋大的香瓜对记者说。
1.促进农民增收
今年,依安县把水稻生产与瓜菜生产有机衔接,巧打时间差,实现多种生产、多季生产,促进农民增收。
记者在依安县新兴乡东荣村水稻育秧小区,看到插秧后的水稻育秧大棚内早已种上了瓜果蔬菜,农民们正在大棚里紧张地忙碌着。
据了解,新兴乡为了提高土地产出率,增加农民收入,经过认真研究,积极探索,并深入有关地区进行考察,巧打时间差,带领农民种植西瓜和蔬菜,以此增加农民收入。稻农刘仁山告诉记者:“今年俺与同村的四户农民合伙种了12个棚的香瓜和2个棚的西瓜,每个棚移栽了1000棵瓜苗,按一棵瓜苗产1公斤香瓜算,现在我们这儿的瓜价是12元1公斤,就按到时每公斤瓜6元钱,这一棚香瓜纯收入就在4000元左右,西瓜也差不多。这可比种杂豆、大白菜强得多了。明年我们还要扩大面积。”
2.增加农民收入
新兴乡东荣村有耕地18300亩,由于这儿的大部分土地是涝洼塘、瘠薄地,过去,十年九不收。自2008年以来,他们加大了对低产田改造力度,大力实施“旱改水”,在新兴乡东荣村成立了绿洲生态水稻合作社,合作社由起初的16户发展到目前的306户,整合土地1.5万亩。2010年,合作社的1.5万亩水稻喜获丰收,每公顷水稻产量0.9万公斤,合作社实现增收18万。今年,他们采取集中大棚育秧,按照不扣四月棚、不育五月苗、不插六月秧的要求,东荣村在水稻插秧结束后,还鼓励农民利用水稻大棚种植瓜菜巧打时间差,增加农民收入。 |